top of page
我們。閱讀。發現。分享

我的塑膠情結一個來自台灣的包裹


對從小在台灣長大的我來說,塑膠是一種自然的存在,沒有感覺。直到兩個月前,收到了一個來自台灣,長寬二十乘三十公分,工作上用的包裹。除了紙箱是紙做的外,裡面一包一包的文件、樣本,一共使用了十個,共計三種不同大小及樣式的塑膠包裝。其實,是方便的,但是是我自己對這麼多的塑膠袋,居然產生了訝異感,我訝異於我的「訝異感」。

於是,我開始檢視我塑膠情結的轉變,發現德國人除了熱愛飲各類花草茶,治失眠、感冒、用加熱櫻桃核仁來治療背疼等自然療法外,使用木製、棉製等等天然材質物品的比例極高。我沒有刻意避開塑膠,塑膠製品依然存在,比如午餐盒、裝香蕉的盒子,但是日常中的、隨手可棄的塑膠比例,的確是大幅降低了。低到當打開那一箱充滿塑膠袋的包裹時,感受到差異了。

環保塑膠袋、棉布袋

環保袋,是一個現在在台灣其實也很普遍的商品了,無論是做為公家機關發放的紀念品還是hipster時髦的棉布袋,我發現在德國的超市,提供的塑膠袋,要不是超大型(大到可以裝電視),使用回收塑膠再製的塑膠袋、要不就是掛在免費打包區的超薄小型塑膠袋(小到裝兩把折疊傘就滿了),中、大型塑膠袋是買不到的。但是有賣中、大型的環保袋,主要有棉的、以及一種非常薄但是花樣很多種的漂亮塑膠環保袋(非常耐用及個人化),以我的那一個環保袋為例,自零九年使用至今,由於不重覆出已經出過的顏色及圖騰,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哪一年的袋子,還曾經因此在大街上與一位使用同樣袋子的女士,心知肚明的彼此會心一笑。這種超市內只提供特殊情況才會用到的超大型回收再製塑膠的厚塑膠袋(約一到兩歐)、以及超薄超小塑膠袋(免費),最常使用的中、大型尺寸僅提供棉質環保袋(約一點五歐)或是可長年使用的美麗環保袋(約一點五歐)的做法,印象深刻。

各式外包裝上關於塑膠的「誠意說明」

之前在日常的永續系列中,曾提過將永續日常化的這個點,希望強調的,是指非常容易做出永續的選擇,參與永續的行動。我在此舉出身邊三樣商品,關於所使用塑膠內容進行說明。分別是塑膠部分百分之九十五採用回收塑膠的訂書機、漱口水瓶上可回收及其中至少百分之五十的成分是採用回收物質製成、以及洗碗精塑膠瓶上標有採用百分之九十八回收塑膠製成的標示。就是這些自然、日常的存在,讓塑膠要不是不存在,要存在,也存在的很有誠意、理直氣壯,發揮塑膠的價值所在(例如,耐用的午餐盒、有名的香蕉盒)。

Photo I AnnieONE

最新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