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平價品牌 Hennes&Mauritz 上週對全球媒體發佈品牌下一個里程碑,承諾在2030年時,只使用回收或綠色材料製造商品,以達到封閉式循環生產的目標。在這一次可永續發展報告中列出的幾個目標之一,還包含了,針對氣候變遷的正面回應,通過整個價值鏈的生產模式改變,目標設在2040年時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
在面對環境衝擊下,快速時尚巨頭之間進入另一種型態競爭,展示它們對環境的承諾。Inditex 去年公佈了一項重大計劃,包括開發新型紡織纖維和大規模的回收計畫。2011年,H&M 推出了採用永續材料的Conscious Exclusive 系列服飾,如有機棉,有機亞麻,天絲(Tencel®)和回收聚酯纖維(BIONIC®)。接著在2013年提出舊衣物回收計畫,請顧客將不穿的舊衣物,拿至品牌專門店的回收箱中,再將可再穿著的衣物運往世界各地的二手市場,不適合再穿的衣物或織品,改製成清潔抹布等其他產品,無法再利用的衣物或織品,回收生成新的布料纖維獲製造成新產品。對於 H&M 所採取的行動,去年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在“Detox My Fashion”活動中,將 H&M 和 Inditex 集團評為先驅,同時與義大利品牌 Benetton 獲得了“前衛”的指標地位,目標是到2020年之前,將消除製造衣服中可能會使用或產生的危險化學品。
由Crystal Moselle執導拍攝的影片為全新的舊衣回收計劃「BRING IT」揭開序幕。「BRING IT」的影片中展示出被棄置的舊衣物送往門市後的旅程,透過故事來說明實現封閉式循環生產模式如何能夠將衣物的週期得以延長。全新Close the Loop系列產品使用舊牛仔布而製成,並已於2月初在網路門市獨家發售。
H&M 以每年增加永續原料比例為目標,目前有26%的商品,採用回收利用和其他永續材料,並針對每個系列設定具體目標,例如到2020年為止,將使用100%有機棉花,並將投資更多的創新。在 2015 年首度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創意挑戰賽全球變革大獎(Global Change Award),號召大眾提出突破性的概念來幫助重塑時尚產業的生產模式。今年第二屆在4月6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全球變化獎頒獎典禮上,該基金會揭露這100萬歐元,將如何分配給五個創新團隊。除了獎金外,H&M 基金會、埃森哲諮詢公司(註1 Accenture)以及位於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理工學院(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還將聯合為所有五位全球變革大獎的得獎者們,提供為期一年、量身定做的創新加速器項目,來幫助他們將革新概念轉化為現實、把革新成果最大化並應用到時裝行業中。
目前 H&M 通過其全球專門店已募集了 3.99 萬噸的紡織品,相當於1.96億件T恤。他們的目標是到 2020年,每年至少回收 2.5 萬噸紡織品,光去年就已達1.6萬噸織物。台灣地區從 2015 年開始至2017 年三月止,回收總重16,482 公斤的舊衣物。即使 H&M 使用有機棉花已持續一段時間,但並不打算將額外的價格轉嫁由消費者支付,品牌認為長期來看將目標放至2030年,隨著需求增加,獲利增加的同時成本也會下降,從這些巨大的商業利益中大膽預測,永續發展是一個可被期待的商業模式。
但要達到100%的封閉式循環,除了採用環保材質外,還有產品的設計,原物料的製造過程,消費者的使用方式,和商品回收後的處理方式都是要層層把關。然而,仍有許多評論家認為,快時尚的快速生產和鼓勵大量消費的商業模式,仍然是挑戰環境永續發展的最大阻礙。
H&M 對台灣媒體發佈舊衣回收計畫至今的成績。
H&M 發佈至 2020 年使用永續材質的目標和里程碑。
Conscious Exclusive 系列首次推出童裝,台灣區於4月20日在微風松高及西門旗艦店販售。
2017年度 Conscious Exclusive 系列服飾,所有商品都是由永續材料製成,包括BIONIC®,以回收自海灘塑膠垃圾所致的聚酯纖維。
Conscious Exclusive 系列服飾,所有商品部分由永續材料製成,此短裙的面料50%為回收聚酯纖維。
註1:埃森哲公司註冊成立於愛爾蘭,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專業服務公司,為客戶提供戰略、咨詢、數位、技術和運營服務及解決方案。埃森哲是《財富》全球500強企業之一,目前擁有約39.4萬名員工,服務於120多個國家的客戶。埃森哲在大中華區開展業務30年,擁有一支逾1萬4千人的員工隊伍,分佈於北京、上海、大連、成都、廣州、深圳、香港和台北。在新常態時代,埃森哲更創新地參與商業和技術生態圈的建設,幫助企業把握數位化力量,通過制定戰略、優化流程、集成系統、部署雲計算等實現轉型,提升全球競爭力,從而立足中國、贏在全球。埃森哲公司主頁 www.accenture.com 以及埃森哲大中華區主頁 www.accenture.cn。
資料提供 I H&M Photo I Jean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