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我們。閱讀。發現。分享

運河好美,卻好髒,阿姆斯特丹邀觀光客一起淨河


「淨灘」,是台灣常見的運動,除了荒野保護協會RE-THINK綠色和平等 NGO 提倡淨灘活動外,行政院環保署去年更邀請各大企業透過認養的方式保護海岸,目前共有1,257個海岸開放認養,「減塑」的概念在台灣不僅廣泛,更有實踐力。

不過,我們似乎沒有想過「淨灘」也可以是門生意?

荷蘭有一間號稱是全世界第一家專業淨塑的社會企業Plastic Whale,創辦人 Marius Smit 在一趟遊歷亞洲的蜜月之旅中,眼見嚴峻的塑料污染,待他回國後用全新的角度看待家園的環境後,驚覺原來阿姆斯特丹的運河每天有3,500公斤的垃圾,塑料污染比他想像中的更近。

Plastic Whale 團隊

行銷背景出身的他,發現觀光客往往讚嘆於運河之美,卻低估了自身能為觀光地帶來的影響。何不結合兩者特質來創造一點意義?他於是回收塑廢打造成小船,邀請人們上船,進行一趟獨具意義的-淨河之旅,遊河的過程中提供觀光客一只大網子,讓人們一邊遊河,一邊盡情撈盡運河中的垃圾。

一趟兩小時的遊河之旅,花費25歐元(約台幣900多元),人們卻趨之若鶩,從2011年創業至今,已有11,008人上船淨河,搜集來的105,105個寶特瓶與2,062只塑膠袋都成了船隻的原料,甚至已經打造成十艘船,越多人打撈塑廢,Marius 就能打造越多小船,邀請更多人上船撈垃圾。

市場除了觀光客之外,公司行號的 team building,甚至學校的校外教學都是客群,「孩子們愛死這種體驗了,更別說淨河給予他們正面的教育。」Marius 表示。

Lama 設計並由 Vepa 生產的塑料傢俱

為了創造更穩定的收入來源,Marius 與荷蘭的永續設計公司 LAMA 合作,將撿拾而來的 PET 寶特瓶轉化為風格家具,並交由家具工廠 Vepa’s factory 生產,從桌椅到燈飾一應俱全。Vepa 的管理總監 Janwillem de Kam 表示,工廠甚至逐漸成為業界打造「零廢棄」傢俱的專家,如今他們樂於利用消費者回收的傢俱,再重新打造新的產品,完整地執行閉鎖式循環生態鏈(Close the Loop)。

遊客開心遊運河減塑垃圾

觀光市場必須仰賴觀光客對地方的期待,因為多數觀光客都期待一遊阿姆斯特丹運河,建立在此前提下而增加價值的產品才有顧客願意掏錢;假若觀光客對台灣的期待不夠具體,台灣不見得可以直接套用這商業模式,但無疑地,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在現存的風光中,加值對環境有意義的服務,締造雙贏。

PHOTO: Plastic Whale

最新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