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我們。閱讀。發現。分享

柏林的城市農耕計畫—公主花園


城市農耕(Urban Farming)—在城市中自種機無毒的蔬果,讓聞食安就色變的台灣人樂於擁抱,連「田園城市」都列入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市政白皮書,試圖讓台北市更綠化、更親於自然。

位於柏林南部 Kreuzberg,有一塊位於圓環旁而廢棄半世紀的空地,在2009年因為 Marco Clausen 和Robert Shaw 夫婦,一變而成全世界知名的城市農耕典範「公主花園(Prinzessinnengarten)」,以公開的農園,任居民認養,不論是栽種作物、養蜂,或農耕實驗,在 6000 平方米的開放土地上,所有人都能隨心所欲地打造自己的小天地。

夫婦在一次古巴之旅中,發現哈瓦那人習慣在自家種植蔬果,依賴農耕而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啟發了他們,2009年買下這塊荒地,成立非營利組織「Nomadisch Grün」,並與鄰居、朋友以及志願者一同清理廢地,搭建移動式的花圃,並於同年成功收穫了第一次的農作。「公主花園不只是城市中的一塊田地,而是一塊包容多元文化與活動的地方。」Clausen 表示。

志工嘗試自種蔬果

這裡沒有一開始誰就是專家的,無不是所有參與者付出時間與耐心,不斷地探索與嘗試,自然生態與人文組織才緩緩成長而茁壯的。志願者更不吝於分享家中的作物或旅行中帶回來的種子,光是馬鈴薯就有來自印度、土耳其、俄羅斯等十五種品種,還有紅蘿蔔、甘藍、南瓜、甜菜、香草等等,截至目前超過四百種蔬果與香草與七座養蜂巢。

主題活動總是吸引許多居民前往參與

食物總是吸引人潮的最佳方式,更何況還是自種而新鮮的食材。每到假日,不時還有工作坊、講座與二手市集,即使不是認養農地的義工也可以坐下來喝一杯咖啡,或在貨櫃搭建的咖啡館中點一份熱菜,裡頭供應的餐點,不意外地,均採收自園內義工所種植的當季新鮮作物。

公主花園仰賴志工共同成就

廢棄用地不再是房產炒皮的被害者,而是生物多樣性的實驗,二氧化碳排放少了,微型氣候被改善了,附近的家長不時會帶著孩子來此玩耍,觀察花園裡的蔬果,一點一滴地認識大自然,更熱鬧的是不定期的主題活動,什麼季節吃什麼食物?不同品種吃起來有什麼異同?容納六十到一百人的花園辦起盛宴總是別開生面。

這空間成了社區鄰里之間交換農作心得與永續生活知識的教室,近十年來,公主花園的聲名遠播,慕名參觀或訪查的觀光客逐年增加,花園這片樂土,早已不再局限於耕種,而是實踐分享、互動、親子娛樂的真實烏托邦。

最新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