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我們。閱讀。發現。分享

日常的永續(一):小眾&大眾的烏托邦曙光


如同在前一篇文章:《當永續不是貼標籤 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提過,直到收到年度電價表,才知道,原來家中使用的是再生能源,日漸發現,這類在柏林日常生活中,不需刻意但卻已參與永續的小插曲,層出不窮。因此我收集了一些在柏林日常生活中與永續的相遇,與大家分享。其中包括相對小眾,但實際實踐環保概念的烏托邦式小店,以及大眾光臨的大型連鎖店,是如何參與、推廣永續,加入循環回收行動。

在柏林,大眾、小眾的店似乎共存的挺好的,多元、和諧、有趣,都能生存。

小店,從商業模式方面改革;連鎖店,則從自家品牌產品進入循環開始做起。小店勇敢實踐烏托邦,相對來說,具有較特定的消費群,顧客對環保有基本的概念,願意多花一點時間與金錢,來適應創新的消費模式;但光臨連鎖店的顧客就不一定了,無論有、無環保概念,都很可能進到連鎖店,相較於創新小店,接觸及實際影響的人多,一旦將永續概念運行其中,無論是指外包裝的材料再利用、還是回收,都是不小的一步。

世上多數國家中的消費者需要做、能做的,還是大同小異,不過就是做出選擇、買單;真正的區別在於,「永續」這個選項是否堂而皇之的,成為一個大眾在日常生活中可輕易買到的選項。看似可主動自由選擇的大眾,事實上是處於被動的被提供選項。

接下來的幾篇文章中,將分次介紹柏林推動環保概念的烏托邦式小店,以及大型連鎖店,是如何從自身出發,在推廣,製造及消費者使用後的回收下功夫,讓大眾不費吹灰之力體現環保。觀察永續概念在柏林,究竟是種什麼樣的存在,並且如何融入生活中。畢竟永續雖然出發點良善,卻也需要成為一門生意,才能永續地經營下去,通過不了生存的考驗,某程度來說是否也透漏著普及度的有限。

試想,當有一天,永續能在資本主義掛帥的時代,成為大眾、小眾的「日常」;循環、回收等概念,在資本主義下,能成為一門風光生存下來的「生意運行模式」時,那些被歌頌,現今是「最美好、最理想」的資本主義時代,是否才算真正來臨?


Photo special thanks to 時寓 I Jean Chang

最新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