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我們。閱讀。發現。分享

不刻意追求的永續生活(二): 木構建築


三年前,一位朋友知道我跟先生在苗栗山上買下一塊地,打算逐步朝永續的生活邁進,靈光一閃把他的學弟介紹認識。

“他是個怪人,建築師做得好好的,突然跑去苗栗鄉下租一棟破爛土角厝,一個人住在那,開始研究木構建築。你們的想法有點接近又是鄰居(其實住在不同的山頭......開車要30分鐘),要不要認識聊聊?”

沒想太多,一個週末的下午,帶著土地上的野生桑葚當作伴手禮,打了一通電話,一家三口就到他的小屋閒聊去。

果然是個怪人。為了尋找一片淨土遠離塵囂,每天一個人鑽研木頭材質的特性和木造建物的結構,在自己租的小屋內實驗性的當起裝潢工人,用各式木塊和木片建構一個家的樣貌。

就這樣,自此我們成為臉書上持續關注彼此動向的朋友。

三年來,他找到了同好加入了社團,設立了個人工作室,專注研究木構建築。上週,其社團在台北舉辦了永續建築的講座與展覽,我也報名參加了他主場之一的講座。

這才初步了解台灣人造林與林木業的現況。他們所推動的是可再生,可永續,可固碳,有機會零排碳的木頭材料,逐步取代水泥叢林。他們嘗試尋求解決方案,排除大家對木頭建構的安全性疑慮,簡易的現代化木構造建築縮短工期,同時針對台灣潮濕的氣候與白蟻問題,讓木構可以持續使用長達30~50年之久。

但礙於木構建築在台灣法規並沒有嚴格的制定標準,完全是一種視個人是否有良心的產業,這也導致多數人仍持保留和質疑態度,對木構又愛又怕受傷害。

木頭始於山林。我的腦海裡勾畫出木構小屋的景像,但也愛古法以稻草攪泥、經日曬後製成的土埆(土墼)做為房屋牆壁,外再塗上石灰及泥土,還有以窯燒製的紅磚,若都能採用該是一間多棒的山中小屋啊!

主圖說明:與木製研的陳建同所設計的簡約柳杉小屋木構模型。

方尹萍建築師以生命之花的概念所設計,鳥巢陽台-木構住商混合公寓模型。

進擊的木構展覽空間。

由方尹萍所設計春池玻璃當鋪-家的概念設計。

Photo I Jean Chang

最新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