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我們。閱讀。發現。分享

歐洲永續時尚的學術路


1841年創立於法國巴黎的國際時裝藝術學院Esmod,在世界上許多城市開有分校,對學服裝設計的學生來說並不陌生。這間在柏林的Esmod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永續時尚課程,是目前德國唯一一間以永續做為設計概念的碩士課程。從2011年開始,邁入第六年。該系特聘曾在Vivian Westwood工作的設計師Friederike von Wedel-Parlow(後稱Friederike)擔任系主任,對於在時尚中發展永續,她可說是既興奮又期待。

實際在時尚業界待過的她,深知時尚既然是產業,不是慈善機構,就是需要營利,才可能真正實踐永續。教導新一代設計師如何兼顧好設計、環保、與營利,是她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因此我在與她談話時忍不住和她說,我覺得妳好像不只是在教設計,還像是在指導未來的企業家。她笑說真的是這樣,但這其實正是永續時尚的特色。多數永續時尚設計師,相較於傳統聽命於品牌市場導向的設計師,獨立性明顯更強。但是,要求獨立自主的同時,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與風險也就愈高。

她也和我分享了從德國觀點來看「永續時尚」的具體概念,最重要的就是創新(innovation)、品質(quality)與美感(beauty)。

Friederike von Wedel-Parlow 教授

從永續時尚的觀點來看,在產品製造與設計方面,並非快速、大量就是好,而是要能夠聰明執行閉鎖循環(close the loop)的概念。設計出能在生產、使用、利用的無止盡循環中完成人類的所需、避免消耗原有的自然資源,或出現使用後便遭棄絕,成為需耗上百年分解(如果可以分解的話)的廢棄物。而這需要的就是創新。

其次提到品質,在永續時尚中提及品質的意義指的是,不是有名的時尚設計師才是唯一在時尚產業中值得被重視的人。從德國的觀點來看,最基本的,至少每一件服裝背後的製作者都應該被當成一個人來看待。無論是否單看永續時尚,時尚產業都是使用人力最多的產業之一,換句話說這無疑是一個與人大有關聯的產業,而與人有關就脫離不了文化。因此在這裡要能被稱得上是好品質,不單指著好的材質,還包括勞工權益、一塊布料背後的故事,設計與製作者的文化背景在內,她透露,也正是以這樣對品質堅持的態度,賦予永續時尚有深度的設計。

第三點強調的美感,則是設計師出身、現帶領著永續時尚設計研究所學生的Friederike,檢討自許多人看待當前永續時尚時,普遍具有的疑慮,機能布料能夠兼具美感嗎?機能性布料時尚嗎?當然相較於前面兩點來說,這點的確相對主觀和抽象,但我個人認為這點卻是消費者在購買決定前最關鍵的一點。永續品牌若是要營利,就不能不聽消費者的話,對永續時尚品牌來說,最理想的狀態是消費者是先受到產品樣子的吸引,然後才發現,啊!原來製程與材質那麼永續!

訪問完Friderike後,我在這間位在hipsters頻繁出沒的市區校園遊走時,一邊呼吸著柏林空氣,一邊回味著我們的談話。這個才將邁入第六年的碩士班,也不知道前景如何,不過就像人生中的許多時刻,總不能老等到答案出現了再行動吧,尤其像永續時尚這樣定義不清的概念,老實說,一直都是帶有「實驗性質」的。不做不會知道路可以怎麼走,就算是需要許多修正,也比沒開始過好。而且開在一座像柏林這麼具有「實驗感」的城市,連失敗了似乎也別有一番風味。於是,好像也就這麼勇敢、威風地走起永續之路了。相關內容可見《紡織月刊》235期。


Photo I AnnieOne、Friederike von Wedel-Parlow

最新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