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我們。閱讀。發現。分享

公平時尚的雙面刃


公平貿易小冊,從農地轉換到製衣廠內。文字寫著觀點的轉變:透過公平貿易紡織標準與計畫。

公平貿易認證標章猛一看,長得像是個八卦的樣子,由黃色、藍色中間一條黑色塊組成。

在認證領域中不僅開始得早,更具有領頭羊般的地位,想不出「還有什麼產品是還沒被它們開發認證的?」從該組織將產品認證分為食品與非食品兩類,便可看出食品在該組織中佔的重要地位。距今超過十年前開始,從可可、咖啡豆出發,著手進行其遍行全球的可可、咖啡豆認證,至今在德國四萬兩千間店內,販賣超過三千件上面標有公平貿易認證標章的產品。自二〇〇七年起,公平貿易開始在全球推動公平貿易的棉花認證,當時所謂的「公平時尚」(Fair Fashion)尚未蔚為風氣。

從公平棉花認證到紡織標準認證

二〇一三年,孟加拉發生Rana Plaza違建紡織廠倒塌意外,引發了媒體的關注後,大眾開始較留意到製衣工廠存在的社會問題。在鎂光燈退去後,民眾可能失焦,但組織想出的辦法是,為整條供應鏈訂出標準。期望除了解決服裝產業帶來的社會問題外,順帶修正生態及其牽動到經濟的問題。

英國導演 Andrew Morgan 拍攝紀錄片(The True Cost 真實的成本),於2015年公開上映,揭開血汗工廠的內幕

以公平貿易新訂出的織品標準來看,相較於從前,明顯的修正點在於,首先,一件衣服的製成,不能只顧好原料(比如公平貿易並非首次「與紡織有關」,〇七年起德國公平貿易便針對單樣棉花給予認證),若是閉眼不看後續的製程,單項認證對於解決整個服裝產業社會、生態問題,發揮的影響力不夠大。

因此德國公平貿易 TransFair e. V.(FAIRTRADE Deutschland)決定,自今(2016)年三月,將紡織品加入棉花、金和化妝品等「特殊客製」的專案行列,推出「公平貿易織品標準與織品計畫」(Fairtrade- Textilestandard and textileprogram)。督促製衣產業面對全球化這個雙面刃,雖帶來了豐厚營收,但也使得若要對整條服裝供應生產鏈進行管控,就需要跨地域的配合,這無疑是個全球化的問題。

公平貿易組織在如棉花等單項產品的認證計畫上,開始得早。當時出現的其他認證,也還沒有那麼多。但如今,單項產品的認證如雨後春筍般,公平貿易如今推出希望能對整條供應鏈發揮影響力的紡織標準,目標是零售商、品牌不僅對工廠施壓,還要與工廠合作,畢竟工廠需要品牌下的單。工廠當然希望顧到勞工權益,但同時也需要精算成本,「工廠、品牌和標準的設立,永遠是需要互相調整、評估與修正的」。這個由老牌機構推出,甫上路五個月的新方案,究竟能發揮多少影響力,讓我們拭目以待。相關內容參見紡織月刊235、242期。Photo I AnnieONE

公平貿易小冊:圖為棉農,下方文字寫著,從棉花認證到整條供應鏈

最新文章

bottom of page